股市觀察:中信何苦為難中信
中信建投封死跌停板!如果你翻看下F10的話你會發現,6月20日前中信建投流通股只有40000萬股占總股本股6.26%中信建投6月20日剛剛解禁46437萬股,占總股本7.2%!
沒錯,就是剛解禁的,想都沒想直接拋向市場!而且相當于6月20日前流通股總額的89%,股價連續跌停比較合理吧。
中信和建投
其實,兩個中信根本不是“父子”,最多算婆媳吧,還是離異后的婆媳關系。這涉及到中國證券史上的一段歷史遺留問題。
九十年代初,中國剛開始搞證券市場時,中信證券只不過是個小龍套,沒什么臺詞,只是有錢(背靠中信集團)。當時中國證券市場被3個霸主占據著,分別是華夏,南方,國泰。
1993年央媽給三大券商開了個會,要兩個輪子一起轉!那兩個輪子吶?九是證券業務和實業一起發展!正是這次會議,埋下了一顆巨雷!
于是三家大佬開始大搞投資貿易,房地產等等事業。初期搞得相當不錯,利潤相當可觀,但是由于大量投資讓公司的證券業務發展停滯,而且和伴隨著大量的不良資產和保證金。
轉眼到了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實業遭受重大打擊。三大券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
1999年,華夏證券換屆的時候,直接決定不搞實業投資了,把實業從證券業務里剝離!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動作自救,茍延殘喘一會!然而,到了2002年,我國證券市場發展迎來第一大的困難期,全國券商無論大小都在破產邊緣掙扎,剝離了實業后的華夏證券更是慘,當時虧損差不多60多個億。
救“市”主
這個時候,有個“救世主”來了,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從1995年成立到2002年始終都是猥瑣發育,當全國證券業進入困境時,中信證券大筆收購中小券商!
不是黑它,主要是它真的很黑,當時中信想收購廣發,因為價格談不攏互放黑招,最后甚至到鬧到……
但是華夏和中信因為種種原因看對眼了。于是十幾輪談判,還拉了建行做戰略投資人。結果是中信證券重組華夏證券,新建立的券商就是中信建投,建行和中信證券分別持有40%和60%股權。相當于買斷了華夏證券的全部營業部及大部分投資者。
但是政策又變了,證監會要求一家控股股東只能控制一家證券公司。而中信實際控制了兩家!
于是中信證券只能將娶回家的媳婦強行“休妻”,轉賣給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和世紀金源投資集團,他們合計拿走了53%,自己只有7%的股權,失去了控制權就成了直接競爭關系了。
2016年港股上市,三大股東依舊是他們!
這次時間怎么解讀
在科創板即將上市的節骨眼中信證券清倉中信建投,也許只是個正常的投資人清倉吧。也再一次的證明了中信證券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他們把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2015年1月A股牛市中繼,他們也做出過減持自己3.48億股中信證券,澆市場一盆冷水的事情!減持后一連串的查配資,降杠桿,如果這些還不夠證明中信證券有多BUG,那么還有。
在2015年6月9日向全國社保基金打5折定增6.4億股,玩的好一手劫貧濟富,并成功在3個月后的股災中穩住自己的股價在15元以上。
今天這個流氓又來了!又一次舞起屠刀!
在6月初中信證券剛剛發研報鼓動股民稱“A股進入牛市第二階段”,還沒到6月底,他就先跑了,而且手起刀落斬下牛頭“中信建投“!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中信證券為了給6月20日解禁的中信建投造勢,制造了這波上攻?
一個人既當了裁判,又當球員,還把錢看的比什么都重,結果可想而知了吧。
關于牛股王
淘金者科技集團旗下產品,以金融科技為核心驅動的互聯網證券服務平臺。骨干成員來自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及香港中銀國際、中信國際、野村證券、輝立證券、中泰證券等金融機構,已累計獲得紅杉資本、華興資本、中關村興業基金、君聯資本、險峰長青等投資方的上億美元投資。
牛股王APP于2014年上線,目前已匯聚超過3000萬活躍的交易型用戶,用戶量和交易規模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基于移動互聯網建立高效的服務模式,牛股王為投資者建立了安全、高效、便捷的全球資產配置平臺。同時,通過不斷的產品技術創新,牛股王不斷推出量化智能交易工具,智能診股、DK趨勢、漲停先知等功能受到了用戶的熱烈好評。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